新加坡金管局引述國際清算銀行(BIS)調查顯示,新加坡首次擠下日本,躍居亞洲最大外匯交易中心。
金管局昨發布新聞稿表示,星國截至4月平均每日外匯交易量攀升44%,至3830億美元,相較於2010年同月的2660億美元。同一時期,平均利率衍生性商品交易量攀升6%,至370億美元,在亞洲中最高,僅次於日本。
駐新加坡澳盛銀行(Australia & New ZealandBanking Group Ltd.)資深匯率策略師Khoon Goh在新聞稿公布前表示,新加坡絕對已將自己打造為外匯交易樞紐。部分是因為亞洲貨幣重要性日增,新加坡的時區正適合。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在全球6.67兆美元外匯交易市場中,新加坡排名更上一層樓,僅次於英國和美國。
在政府提供優惠誘因,提振金融市場下,新加坡外匯交易市場規模也隨之擴張,帶動星國財富管理產業蓬勃發展,在此有超過500家資產管理者打理約1.1兆美元資產。
金管局官員在新聞稿中表示,「我們在外匯市場的成長力道是資本市場和資產管理活動發展的關鍵助力。」「也讓我們在服務亞洲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與風險管理需求的金融中心角色上有更佳立足點。」
星國外匯交易規模仍只有英國的1/7,也不到美國的1/3。根據國際清算銀行,英國占全球外匯交易市場41%,僅次於美國的19%。新加坡則占5.7%,接下來是日本的5.6%,以及香港的4.1%。
根據新加坡外匯市場委員會7月29日發布的半年度調查報告,星國4月平均每日成交量3260億美元,較2012年10月增加6.2%。
澳盛銀行的Khoon Goh指出,政府也鼓勵更多更大型金融機構在這裡設據點。
瑞士央行2個月前表示,將在新加坡設立新辦公室,以解決24小時匯率管理侷限,結束蘇黎世交易部門的夜班作業,以及協助管理亞洲投資。